一、 功能简介
我公司针对电气设备接点部位由于材料老化、接触不良、电流过载等因素引起的温升过高,且不宜探测的故障隐患,开发了能够在高电磁场、大电流、以及在高温下长期稳定工作的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。
该产品采用超低功耗设计、微电磁能量收集技术,无需电池、射频通讯、CRC校验等技术,具有绿色环保、免维护、电气隔离彻底、安装方便、抗干扰能力强、工作可靠、体积小巧等特点,能很好的解决高电压状态下的温度测量问题。实时将采集到的温度通过射频通讯,传输到监控终端上,实现准确的测量。
我公司还是能源行业标准NB/T 42086-2016《无线测温装置技术要求》的主要起草单位。
二、 执行标准
- NB/T 42086—2016 无线测温装置技术要求
- GB/T 2423.1—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A:低温
- GB/T 2423.2—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B:高温
- GB/T 4208—2017 外壳防护等级(IP代码)
- GB/T 11022—2020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
三、 应用领域
各种高低压开关柜触头及接点、刀闸开关、高压电缆中间头、干式变压器、低压大电流柜等电气设备的温度在线监测。
四、 产品外观

五、产品特点
- 无源、无线;
- 免去人工巡检;
- 抗干扰性强;
- 启动电流小;
- 防护等级IP67。
六、产品技术参数
工作环境 | -40℃~85℃ ,≤95%RH |
供电方式 | 电磁能收集(交流正弦波50~60Hz,启动电流≥5A) |
测量范围 | -45℃~125℃ |
测量精度 | ±1.0℃ |
测量间隔 | 10 秒 |
发包间隔 | 40 秒~180秒,温度越高或突变,发送间隔时间越短 |
工作频段 | 433MHz |
发射功率 | 10dBm |
传输距离 | ≤500m(空旷) |
防护等级 | IP67 |
阻燃等级 | V-0 |
测量方式 | 接触式 |
安装方式 | 捆绑式 |
使用寿命 | 10 年 |
外形尺寸 | 23 ×23 ×9.9 mm |
七、 产品安装
1. 外形尺寸(单位:mm,公差:±1%):

2. 示意说明:
- 合金带槽:配套的合金带从此穿过,从而给产品供电;
- 测温面:将此面贴于被测物体表面,从而获取准确的温度;
- 天线:用于发送传感器数据,安装时,天线方向尽可能朝接收终端。
3. 产品安装
3.1. 安装前准备
3.1.1. 参照附件确保安装配件齐全
3.1.2. 安装工具:手套、皮尺
3.1.3. 根据安装位置,截取合适长度的合金扎带,然后在扎扣上拧上螺丝;
注:合金带比较锋利,建议带手套操作,以免手划伤。
3.1.4. 将合金扎带如图方向穿过扎扣;

3.1.5. 合金扎带最前端向下反折约2.5cm,然后用尖嘴钳使反折部分与扎扣贴平;

3.1.6. 将传感器及硅胶垫等相关配件穿入合金扎带。

注: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装入硅胶垫的数量,如母排和出线位置,可选择不安装,以便传感器紧贴测试位置;安装动触头位置时,必须加硅胶垫,硅胶垫的弹性可以保证动触头咬合时,不会对合金扎带造成不可逆转的变形、断裂等伤害。
3.2. 规划安装位置
3.2.1. 每个传感器均有唯一编码,在安装过程中,需记录好编码与安装位置对应关系(填写:《无线温度传感器安装调试记录表》);
3.2.2. 通过安装记录表先分配好每个编号所对应的安装位置,再根据该分配表进行安装;
安装记录表 |
合同号: | 客户: |
| 工程名: |
组号 | 柜号 | 柜名 | 位置 | 相位 | 传感器编号 | 状态 | 备注 |
第 组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第 组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第 组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无线温度传感器安装调试记录表
3.3. 产品安装
3.3.1. 断路器动触头安装(同断路器动触臂安装方式)
3.3.1.1. 安装前确认
3.3.1.1.1. 确保传感器安装后对动触头进出没有影响,具体需满足条件:(触头盒最小内径-触头环外径)/2≥20mm;
3.3.1.2. 安装
3.3.1.2.1. 根据安装记录表调配好传感器;
3.3.1.2.2. 将穿好传感器和硅胶垫的合金扎带环绕到动触头上,然后拉紧,合金扎带预留约2.5cm长度,其余剪掉;
3.3.1.2.3. 用尖嘴钳捏紧合金扎带一头用力内卷,直至贴近下侧金属环,然后拧紧扎扣螺丝;

注:硅胶垫分布在传感器两侧,以保证触头活动时,合金扎带受力均匀;
判断紧箍程度合格方式为,触头进入工作位置后,弹簧撑开不会挤压传感器变形;

3.3.1.2.4. 安装完毕后,需要抽样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规范,整理好剩余的配件,并将多出的废料搜集集中处理。
3.3.2. 静触头安装
3.3.2.1. 安装前确认
3.3.2.1.1. 确保静触头长度≥(23mm+动静触头咬合长度+4mm);
3.3.2.2. 安装
3.3.2.2.1. 根据安装记录表调配好传感器;
3.3.2.2.2. 参照静触头周长尺寸,调整金属环的大小,拧紧扎扣螺丝;

3.3.2.2.3. 扎扣处多余的合金扎带预留约2.5cm长,用尖嘴钳捏紧合金扎带一头用力内卷,直至贴近下侧金属环;

3.3.2.2.4. 将制作好的传感器沿着静触头,旋转式渐渐推进,直至静触头底部,如果太松,或太紧,需要重新调整环大小;
注:如单手可轻易直接将传感器取出,需调整环大小;

3.3.2.2.5. 安装完毕后,需要抽样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规范,整理好剩余的配件,并将多出的废料搜集集中处理。
3.3.3. 母排或出线安装
3.3.3.1. 安装
3.3.3.1.1. 根据安装记录表调配好传感器;
3.3.3.1.2. 将传感器环绕于母排搭接头处,确保传感器底部的金属屏蔽罩直接接触母排的金属部分;

3.3.3.1.3. 传感器固定好位置后,先不用拧紧扎扣螺钉,将多余的合金扎带预留约2.5cm长,其余剪去,然后一只手用尖嘴钳捏紧一端稍用力向内翻卷,直至贴紧下侧合金扎带,保持适当紧度,另一只手用内六角拧紧螺钉;

注:安装完毕后,对合金扎带圈稍加用力,要求不能上下或左右移动
3.3.3.1.4. 安装完毕后,需要抽样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规范,整理好剩余的配件,并将多出的废料搜集集中处理。
八、 系统组成

九、 附件
1. 说明书×1;
2. 合金扎带3# ×45cm;
3. 304不锈钢扎扣6.4*1 ×1:
4. 硅胶垫/阻燃 ×2;
5. 工具内六角扳手2.5mm ×1(50个产品配1个)。
十、 常见故障以及解决办法
故障现象 | 可能故障原因 | 解决办法 |
传感器不发包 | 使用了尼龙扎带或钢扎带 | 更换为我司配套的合金带 |
线缆电流未达到5A | 确保线缆电路≥5A以上 |
传感器安装在三相交流电缆上 | 将传感器重新安装在单相交流电缆上 |
大功率设备干扰 | 安装前确认现场是否存在驱鼠器、同频段大功率设备等其它无线设备 |
传感器安装在直流电缆上 | 将传感器重新安装在单相交流电缆上 |
温度不准 | 传感器安装时离发热源比较远 | 传感器安装应尽量靠近发热源 |
传感器金属面与发热源未贴合 | 重新调整确保金属面与发热源贴合 |
十一、 注意事项
l 传感器编号与温度接收装置务必一一对应;
l 任何情况下禁止自行拆开壳体,拆开后不予保修;
l 安装产品时必须使用本公司配套的合金带;
l 本产品属发明专利,受国家专利法保护。
十二、 附录
室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(mm)
序号 | 部 位 | 额定电压(kV) |
0.4 | 1~3 | 6 | 10 | 15 | 20 | 35 |
1 | 不同相的裸带电体之间及裸露带电部分连接地骨架之间 | 20 | 75 | 100 | 125 | 150 | 180 | 300 |
2 | 裸露带电部分至正面金属封板、门或传动杆件之间 |
| 105 | 130 | 155 |
|
|
|
3 | 裸露带电部分至正面网状封板或网状门之间 | 100 | 175 | 200 | 225 | 250 | 280 | 400 |
4 | 无遮拦导体至地(楼)面之间 | 2300 | 2375 | 2400 | 2425 | 2450 | 2480 | 2600 |
室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(mm)
序号 | 部 位 | 额定电压(kV) |
0.4 | 1~10 | 15~20 | 35 |
1 | 不同相的裸带电体之间及裸露带电部分连接地骨架之间 | 75 | 200 | 300 | 400 |
2 | 裸露带电部分至正面金属封板、门或传动杆件之间 | 75 | 200 | 300 | 400 |
3 | 裸露带电部分至正面网状封板或网状门之间 | 175 | 300 | 400 | 500 |
4 | 无遮拦导体至地(楼)面之间 | 2500 | 2700 | 2800 | 2900 |